Sunday, 27 March 2011

200806 London, UK - Tower of London & The Design Museum


P1040514
 The Design Museum
P1040414
Tower of London


展開新的旅程前,生命中曾經接觸的,無論是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在心中交織堆疊的城市印象,是屬於個人印記的浪漫地圖。

記得2002年初到倫敦,甚麼大英博物館、西敏寺...等通通被我拋到腦後,一心一意只想去福爾摩斯紀念館(The Sherlock Holmes Museum)。對我而言,倫敦,應該就是要像科南道爾筆下所敘述的,清晨的薄霧中,受害者驚慌失措地來到夏洛克福爾摩斯的住所,蒼白的臉色戰戰兢兢地敘述神秘離奇的案件,華生跟著福爾摩斯的冷靜分析,叼根煙斗,穿著大衣,頭戴鴨舌帽,在倫敦一一擊破匪夷所思的犯罪之謎。

因此在我的浪漫地圖中,貝克街221B是倫敦的起點。

K.L.,這位已經是比利時公民的大學同學,目前居住在盧森堡。與她二人看似參與桑,然而2008年,她榮登見面最頻繁的大學同學排行榜第二名 (第一名是H.K.),五月才和K.L.在台灣見面,她和Y.C.到新莊探望媽媽。  六月Summer term課程結束後,她接受我熱烈邀請,來倫敦小住三天。

K.L.出發前,我問她有沒有甚麼地方一定要去參觀的,她爽快地說"Tower of London The Design Museum兩個景點就夠了。"  她心中這兩個擊敗 大英博物館、西敏寺...等熱門觀光景點,我還沒去過,心想真不錯,兩人可以同時享受初次參觀的新鮮感。她想去The Design Museum 的理由,想當然爾,做設計的人衝著 "Design" 這個字,一定會想去拜訪的。至於她如此興致勃勃地點名這個以凌虐犯人出名的Tower of London, 我就有點不懂了。

她說 "我喜歡陰森森的地方,尤其是關犯人有刑具的地牢。"我忍不住噗哧一聲笑出來。 一個好端端的良家婦女喜歡刑具? 很衝突性的笑點耶。在我毫無節制的笑聲下,她繼續認真的說"我在想,為什麼人類可以用智慧殘害別人,譬如說競技場放獅子跟人搏鬥,或者是求刑。" 

Tower of London 的歷史淵遠流長,不加贅述。而K.L.心儀的刑具展覽空間只佔了入口處旁一個小塔的地下室,那個空間本來就是求刑用的。求刑的刑具非常簡單,基本是使用懸吊及重力的原理,將人的四肢用繩子綁起來,再施力加以拉扯,每回吊上5、6個小時,讓關節要脫臼不脫臼的,就這樣。相較起來,中國的求刑方式花俏多了,先不說發展到非常完備的清朝十大酷刑,西元前200年商鞅被五馬分屍,比起Tower of London的吊刑拉扯外,還加上馬力撕裂,動態感十足,光是想像就頭皮發麻。

還有斬首的器具,採跪姿, 受刑者的頭靠在凹下去的部分固定,處決前犯人通常會給劊子手一些財物,希望能夠順利的一刀頭斷。比起技術,也是中國的劊子手高明些,首先,不需要底下的檯子,完全靠技巧大刀一揮,人頭落地,最極致的殘酷美學是劊子手用高超的技巧斬到頭斷皮連,為死者留個全屍。

再向裡走的White Tower,是Tower of London 的中心主體也是最早設計建構塔,出乎意料,裡面非常完整展出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中的盔甲。

 頭一次看到盔甲是託了K.L.之福。

2002年生平第一次一個人自助旅行在毫無計畫下,於歐洲漫遊三個月,當然到盧森堡拜訪好友是必然的行程之一,她和先生開車帶我參觀一個城堡,裡面就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盔甲,令我興奮萬分,詳端每個細節久久不肯離開。之後還倚在城堡的窗台,幻想看到心愛的人身穿盔甲,英姿煥發地騎馬,身後捲起一路塵土瀟灑地歸來,然後姑娘我從高塔上,雀躍地一路向下飛奔,投向他的懷抱...之類的中世紀浪漫故事。冷靜的K.L.提醒我說 "盔甲在太陽下曬那麼久,應該都可以在上面煎蛋了吧,我看你還是等他脫下來再讓他抱。而且盔甲戴上,每個人看起來都一樣,會不會抱錯呀!加上高塔的樓梯都很窄,你還是慢慢走,跌下去,很糗。" 犀利的已婚婦女,所言針針見血,果然是我這年過三十仍小姑獨處的人,才會癡心妄想的爛情節。

言歸正傳,我一直覺得盔甲是服裝的極品。首先,衣服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護人體,鐵製品,防護力超高,當然厲害。第二,盔甲是服裝的一種,製作方式像布類一樣,需要考慮打版,以前服裝課學的是在牛皮紙上打紙板,而製作盔甲的工匠,打的是鐵板。他們將堅硬的金屬打薄,結合人體的柔軟曲線,計算人靈活運動的幅度,在各個關節,將一塊塊的鐵片加以連結,多一片少一片都不行。盔甲如此精密的組合,完全跳脫工藝品之流,徹徹底底是結合力與美的藝術品。喜歡盔甲另一個比較個人的原因是外公經營鐵工廠。小時候,每個周末跟著媽媽回娘家,跟一打表姊妹在工廠裡一台又一台的大型機具間玩耍奔跑,從來沒搞懂過外公和舅舅用那些機器們設計出甚麼機器,不過,空氣中瀰漫著機具和機油的氣味,鐵屑鐵板反射冷調的光澤,是回憶中再也熟悉不過的記憶。最重要的,盔甲看起來超MEN,它包覆男性的身軀,同時也是男性體格的延伸。可惜現代陸海空三軍完全偋棄盔甲,無緣見到活生生的鐵甲武士,我想,喜歡看美式足球的球員穿著熊腰虎背的裝備用力撞擊,多少也是基於愛屋及烏的心情。



以上地窖跟盔甲,大滿足K.L.跟我的私人愛好。不過另一個主要展區是為大英帝國主義征服世界的槍桿,實在不予置評。

歷史,是戰爭的紀錄。參觀後Tower of London隔天,一則令人髮指的新聞,關於英國政府無視人權,暗中通過使用最致命的真空炸彈襲擊塔利班英美罔顧聯合國反對,以遏阻發展武器之名,瓜分石油經濟利益之實,攻占伊拉克,又以反恐之名,在2001年911事件之後,以戰火蹂躪阿富汗至今, 強權擺弄世界的新帝國主義心態,從19世紀開始沒有消失過,好戰鬥爭殘殺血腥,到底是哲學性的問題,還是達爾文進化論中,物競天擇,為了求生存而深植於基因的自然機制? 


所謂 "罪其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其大於欲得"  冥冥之中,大自然自有制裁的力量,天擇理論發展出的武器競技,強權掠奪,終逃不了天譴,我深信。

 K.L.在她親自設計精巧雅致的部落格也寫了"我與Kiki的"倫敦眼"-做伙來當觀光客 Kai & Kiki's "London Eye" 一文,幽默詼諧,恰如其人,歡迎大家逛逛。

201010 Castle Combe & Stonehenge, UK

Time: October 2010 
Place: Castle Combe & Stonehenge
Duration: Day Trip


 

T.S.翻開地地球の歩き方旅遊指南,指著介紹Castle Combe <「イギリスで最も美しく 古い町並みコンテスト」で何回も受賞しているそうです。 >,問我今天開車去走走好不好。

日文我不懂啦,勉強把漢字跟外來語連起來,大概猜得出來是多次獲獎英國最美最古老的鄉鎮之類的。不過看到旁邊的圖片,我興趣缺缺地走到窗邊把窗簾打開,指著窗外的小鎮風光說"看到教堂沒?哎,這樣的風景我每天躺在床上就可以欣賞了耶。還有沒有其他的建議?"
"那去Stonehenge!"
"噢,你是說那幾顆像是被推倒的積木的大石頭嗎?"

我不以為意的態度,很明顯挑戰到T.S.的夢幻之域,他放下旅遊書,走到我面前開始解釋"Stonehenge非常重要!我是先知道Stonehenge才知道有英國這個國家的存在。對我而言沒有到過Stonehenge就像沒到過英國!"
"嗯。"我點點頭,不予置評地準備繼續賴床讀我的 The millennium trilogy。T.S.見我不為所動,居然像3歲小孩一樣開始在旁邊直嚷著"kiki san 我要去,我要去!!",給我來耍賴這招。

這招我不是不會,不過T.S.非去不可的執念我也是可以理解,本人的浪漫地圖福爾摩斯博物館,絕對比他想參觀的這兩個景點還死觀光客一百倍。說來也奇怪,我這樣熱好歷史古蹟,在英國也待了三年,對被譽為世界奇蹟的Stonehenge卻一直很冷感。 心想如果不趁著個機會一起同行,就算那些巨石化成了灰也不會去。於是我放下書,半推半就地對他說"好吧,今天就當你一天司機。"不過心情上算是搭了T.S.的順風車去拜訪Castle Combe和Stonehenge。

Castle Combe 原本英國的山寨,後來被羅馬人為了從Exeter到Lincoln開the Fosse Way所占領,接下來諾曼地人將山寨改建為城堡,中世紀一度為羊毛集散中心。整個小鎮完全保留當地典型的 Cotswold 石頭建築技法,如繪本般的景致現在是熱門的拍攝場景。

就像上面敘述的,Castle Combe很有歷史,很美,而且小的很迷你。花了兩個小時跟著GPS開車看到指向山坡的路標,穿過樹林的羊腸小徑,確定看到圖片上的石砌屋後準備找停車位時,咦,怎麼前前後後不到兩分鐘,GPS的地名就變了!? 我和T.S.對望無言,因為是單行道,發現過頭也退不回去,只好繞圈圈下山再找回原本上山的路標,小心翼翼在出樹林前將車停妥。

正值秋末,又遇上好天氣,童話般的小鎮染上金黃色的氣息。旅遊淡季,只有三三兩兩的遊客點綴沒人營業的街道。郵筒上面標註"No longer in use",手工抱枕店在窗口上貼著"For sale, please knock!" ,蛋糕店是一張鋪著可愛桌巾的小桌子,可口的各式糕點整整齊齊放著上頭,旁邊的條子寫著一個1.5磅,請放進信箱;一眼即可望盡的手工質感石造小鎮,連生活的步調都夢幻而遺世地與自然共存。我和T.S.信步走著,無須交談 ,呼吸著恬靜,緩緩漫步在闖入的靜謐。

Stonehenge

繞了一圈回到車上準備往Stonehenge前進,怎知T.S.胃痛的舊疾又犯了。加上Stonehenge冬季開放的時間較短,斟酌一下時間,實在沒有把握可以滑壘成功進去參觀,猶豫著要不要直接開車回家。T.S.深怕我之後再次拒絕跟他去Stonehenge,深深吸了一口氣說"就算關門了也沒關係,我們試試看,我撐得住。" 

從Castle Combe飆到Stoneghngem約一小時車程,沿路典型的英國鄉村風光相當宜人。Stoneghngem座落於以農業為主的Whistshire,順著延綿起伏的丘陵地及開闊的谷地的開車,眼前的景色永遠只有大片的藍天、青鬱的草地以及一群又一群的綿羊,合諧的大自然色調,怎樣都看不膩。

我瞄了T.S.一眼,想轉移他身體不舒服的注意力,隨口問他"你喜歡綿羊嗎?"
"動物都很可愛,可是我對動物的毛過敏。"他說。
"這樣...看來你身理的侷限還真不少。"
"嗯..."
話說自己的體質也沒好到哪去,不過看到比自己還弱小的生物,善良的心腸還是產生了同情心,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鼓勵他好好努力活下去,然後繼續發表對綿羊的感想。

"我對綿羊沒有特別的好惡,但他們老是一動也不動地低頭吃草。比起在原野奔跑的馬或是活蹦亂跳的狗,你覺不覺得那些綿羊像是嚼過的口香糖被亂七八糟地黏在草地上呀?"
他算是同意地嘴角揚了一下後,突然伸手指向前方大喊"啊!到了!"

巨大的石頭慢慢從地平面浮現,謎樣地矗立於空曠的草原之中。我一邊祈求門還開著,一邊迅速將車子停在旁邊的停車場後快步跑到票口買票,櫃檯小姐好心提醒我們距離關閉時間僅剩15分鐘。15分鐘,就幾塊石頭15分鐘當然沒問題,付了錢、接手門票後,兩個人就一股作氣往前衝,穿過地道進入巨石陣。

關於巨石陣的由來到底是古代祭壇、墓地、天象觀測站、還是外星人的惡作劇,眾說紛紜的傳說至今沒有定論,尚未被現代科技參透的謎團,似乎是比金字塔還神秘,但說實話,站在巨石本尊面前,內心並沒有如同看到金字塔那樣地震撼與澎湃。倒是T.S.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除了難掩興奮之情外,整個人看起來非常健康而且充滿能量,跟剛剛坐在駕駛座旁邊的病號簡直判若兩人,嚇了我一跳。導覽員說先人選在這個地點建巨石陣,是相信這塊地方有巨大的力量,很多自稱有超自然感應的人都感覺得到,最近甚至有人指出這裡為36道能量線聚集的交會點。

凡夫俗子的我,正著看、反著看,石頭就是石頭,待15分鐘足夠,16分鐘太多,反觀T.S.精神奕奕拿著相機不停地按著快門,管理員催促還捨不得離去,我想,巨石陣真正的功能應該是超能力小子的巨型能量充電器。
Stonehenge

Saturday, 26 March 2011

1982 Xitou, Taiwan - 夜のピクニック 夜間遠足 -1






夜のピクニック  夜間遠足

恩田陸 /著  HIRAE/譯

書店找書  日本語 2004  繁體中文 2007



幫忙A.C.搬家後,無預警地身體不適,只得留宿一晚休息。半夜A.C.準備到機場搭飛機到義大利前,還特別到床頭輕聲地關心了一下,我睜開眼有氣無力地揮了揮手,連再見也說不出口,踡身縮在被子更深處。彼此帶著小小掛心的情緒,她前往機場,我則留在床上繼續呻吟直到天亮。

折騰一晚不見好轉,像被窗外冬天難得的大晴天嘲笑著,新裝的白窗簾折射窗外大剌剌的陽光,原本採光良好的房間亮得刺眼,躺在床上睡也睡不着,動也動不了。心想大好周末就跟天花板乾瞪眼,太浪費。東瞄西瞄從A.C.還沒整理好的茫茫書海中,看到"夜間遠足"這本日本翻譯小說,隨手拿起來翻翻打發時間。

身邊不乏鍾情於日本當代小說家的朋友,尤其是有系列地被翻譯的熱門作家的作品,幾乎可以在每個朋友的書架上看到。對風靡年輕人的日本當代小說的認識,僅止於熱心朋友借我回去看,收集了幾本可以跟大家聊天的話題而已,沒有特別喜好。一直以來,更精確地說是從小三開始,唯一讓我愛不釋手的日本文學是川端康成的小說。相較於近幾年廣受好評的作家用盡吃奶的力氣雕琢故事情節及譬喻的方式,譬如腦漿融化之類敘述的來強調閱讀當下的刺激性,川端康成細膩描寫事件發生的空間跟時節感,出神入化與書中人物心情緊密交錯連結,讓人閱讀起來連皮膚都可以感受到文字散發的氣息,更顯得韻味無窮。

"晴天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東西。"是夜間遠足的起頭。

本來是用耗時間的心情隨意翻開第一頁,但作者以艷陽高照的白天作為夜間遠足開場的巧思,令人會心一笑,馬上引起繼續閱讀的興趣。故事的背景是一個高中於期末定期舉行80公里的步行祭為時間主軸,描寫一群即將告別高中生活的高三生,一路上與知心好友的對話,在用盡體力返回校門前,把握最後機會解開深藏的心結,縱使每個人身軀疲憊不堪,心情卻因放下誤會這顆大石頭變得無比輕鬆,而燦爛的日出在終點擁抱年輕光彩的青春記事。

閱讀的過程中,腦海除了浮現高中時期和好朋友們度過的點點滴滴外,還想起第一次的夜遊。不是跟高中同學,也不是大學同學,是媽媽帶著我跟三個妹妹報名參加救國團舉辦的溪頭夜遊活動,那時我媽也不過才36歲,最小的妹妹5歲,我小三,正在讀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的年紀。

那是個謎樣的夜晚,一個少婦帶著四個幼女夜遊,怎麼看都是社會版的頭條,一點都不像我那溫良恭儉讓的媽媽會做的事,加上漆黑的樹林無法留影合照當作回憶的證據,要不是有妹妹的佐證,破表的夢幻指數讓我一度懷疑是否為自己憑空幻想出來的夜晚。

我們是下午搭遊覽車從台北出發到溪頭。救國團大哥哥開場特別介紹我們這家囊括最年長跟最幼齒的團員,逗得我們哈哈笑。這是事實,因為車上除了我們5人是非常不搭嘎的親子團,其他都是出雙入對的情侶。溪頭夜遊很明顯是給青年男女參加的活動,主要的效果跟剛開始要發展成情侶到電影院看恐怖片,在漆黑的環境下趁勢發展肢體接觸的機會是一樣的。女生害怕,或者不怕也要裝怕地躲在男生的身後,顯得嬌羞樣讓男生順勢用一手環抱肩膀;男生另一手就算心裡很挫在抖也要自然擺動,盡量表現輕鬆自在,有我在就安啦的帥勁就對了。我跟妹妹還小,不懂這種輔導級的戲碼,也不懂得怕,似乎是感受到夜的神秘感的我們不吵不鬧,一路上沒有用手電筒,藉著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亮石階,跟著隊伍一步步在蛙聲蟲鳴中前進。夜的涼意趨走睡意,我比救國團大哥哥更認真,時不時回頭檢查人數有沒有少,不是因為膽小在腦中想像妖魔鬼怪的情節,而是擔心剛從自然課本學到森林裡的植物都是白天排放氧氣,晚上釋放二氧化碳的理論,怕走著走著有人缺氧倒地。

闔上書,想起媽媽無法解釋的行為所帶來的回憶,胃痛好了些,一切就像宮崎駿動畫電影となりのトトロ龍貓說的:好像在作夢,可是不是夢。

是沒有機會跟媽媽問個明白了,不過可以想像的是就算問她,她也一定會氣定神閒笑笑地說 "啊就是想帶妳們去玩,只有看到溪頭沒有看到夜遊,報名報錯了。"之類無厘頭的答案吧,哈哈。

謝謝媽媽。

========
最後,希望身邊結婚有育兒計畫的親朋好友努力多生幾個,有兄弟姊妹的好處就是長大有人可以一起聊小時候怎樣怎樣的珍貴回憶,真的很有趣耶,最好是多生幾個一起記,像這次跟妹妹確認的時候就有一個完全沒印象。
========

Friday, 4 March 2011

201102 Cambridge, UK - Patisserie Valerie

Time: February 2011
Place: London – Cambridge

Invisible man taking tube in black glove
 
09年與 K.L. 一起到荷蘭找A.B. 玩耍,今年則是他們一同到倫敦相聚首。自上次見面後,K.L.終於找到她喜愛的工作,使命必達的性格讓她非常投入其中,本來就聰明絕頂再加上自我肯定的信心,整個人發散現代職場女性迷人的光彩。近不惑之年的A.B.對愛情還是很迷惑,個性純真善良,算不上花心但老愛玩些小把戲,總是搞到曲終人散後還一個人獨自演糾葛的少女內心戲。身為好友忍不住叮嚀兩句,雖然看他小小受傷有點過意不去,不過我對他感受愛情的能力之高有十足信心,A.B.你絕對沒問題!

原本的計畫是應該是跟K.L.與A.B.一同到Cambridge玩,但A.B.滯留在倫敦市區見其他朋友,剛巧A.C.來我住的小鎮拜訪,於是變成三個女生的劍橋迷你之旅。

濛濛細雨中,我們踏著濕潤的石板路探訪劍橋,放眼望去學院教堂宏偉的哥德式建築,將時空凝結在中世紀,K.L.與A.C.對建築一向情有獨鍾,精雕細琢的華美裝飾,看得兩人每經一個轉角就是一聲讚嘆。參觀之際正逢春季班結束,街上迎面的劍橋學子身穿著黑色畢業袍,三三兩兩踩著驕傲的步伐在古老的學院間穿梭著,走路有風的氣勢,讓人自動倒退三步,內心小小獨白"臣退下"。學院之後就是徐志摩的念念不忘的康河,春寒料峭,我們站在橋上冷得直打哆索,兩岸楊柳斜雨交錯,卻不減遊客河上撐篙尋夢的興致,雖無波光及雲彩相伴,眼前蕭瑟的景象自有一股平靜的美麗。
 
     
Patsserie Valerie  Cambridge

逛了一圈想找個地方歇歇腿,經過Patsserie Valerie Cafe櫥窗瞥見顏色繽紛的Exotic Fruit Tart,連我這種謝絕甜點的傢伙,都忍不住停下腳步多看兩眼。要不是A.C.介紹Patsserie Valerie Cafe 是英國頗具盛名的西式糕點連鎖店,料多味美值得一試,我可能終其一生與其擦身而過。店內座無虛席,小小地排了5分鐘的隊,被帶到角落很適合Women's Talk 的位置。A.C. 點了Strawberry tart,我當然是Exotic fruit tart,K.L.不吃甜點,叫了份早餐系列的烤土司配蛋,加上茶和巧克力熱飲,冷冷的天在暖暖的咖啡廳和好朋友一起喝下午茶聊天,享受女生聚會才有的親密感,呼, 好幸福呦。


Exotic fruit tart

  
Strawberry tart
K.L.與A.C.是我人生不同階段認識的朋友,這次是她們因緣際會頭一次結識。如果朋友 可以像草藥一樣分類的話,對我而言,她們都屬於天山雪蓮那種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沒法天天相見也無訪,只要有機會聚在一起暢聊,靈活純真的對談,馬上增進一甲子的快樂活力。


那天的公主話題應該是我起的頭。

話說畢生第一次感受到文字及悲劇的力量是"人魚公主"的故事。

那時我小學一年級,每天快快樂樂只上半天課,中午吃飽飯、寫完作業,就喜歡窩在爸媽的雙人床,藉著從後陽台透進房間的天光,一本接著一本閱讀沒有插畫的兒童世界文學名著,單純地栽進文字的世界。一個夏日午後,讀到安徒生童話選集裡的人魚公主,她為了接近心愛的王子,用甜美的聲音跟巫婆換得雙腳,就算每一步如同刀割,她也默默承受。無法用聲音表達心意的她,在王子與另一個公主結婚後,受詛咒的身體孤獨地在海面上幻化成七彩泡泡,緩緩上升,消失在天際。這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當時劇烈地震憾我幼小的心靈,實在很想當面問問安徒生先生有沒有搞錯呀? 王子跟公主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這部分OK,但明明就是人魚公主救了王子,他怎麼會去娶到別人?好心的人魚公主受盡心理跟身體的折磨,到最後居然要消失不見?人魚公主的命運實在是太慘了,小一的本人也太入戲了,看到最後她變成泡影消失,那悲傷卻充滿詩意的意象,讓我忍不住將臉埋在枕頭號啕痛哭,完全實踐亞里斯多德詩學裡藉由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宣洩的悲劇淨化作用。

K.L.切著土司,聽完不以為然地說 "小時後我媽媽晚上在睡覺前,都會說故事給我聽,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公主的故事。
我看著她,一臉啥米地問 "真的嗎? 小女生們不都夢想著當美麗的公主嗎?"
K.L. 緩緩放下刀叉,抬起頭看著我反問 "你不覺得故事裡的公主都很笨嗎?"

"公主都很笨",光是這幾個字,已將讓我顧不得喝下午茶優雅的形象,噗哧地在咖啡廳大笑了起來。

 Naughty Kiki Aunt dressed nephew Jun
in Snow White costume in 2011 Chinese New Year
在小K.L.眼裡,公主們笨雖笨,其笨點可是各有千秋。先拿人魚公主來說,明明就是魚類,好好地在大海生活,自由自在游來游去不是很好嗎?為什麼硬是要把自己搞成痛不欲生的哺乳類,走路也沒法好好走,完全就是一個自不量力,看了就生氣。還有長髮公主也不太聰明,她既然可以把頭髮放下去讓巫婆跟王子攀上塔,怎麼不會把頭髮固定好,沿著牆邊爬下去,動作片不都是這樣演的嗎?至於灰姑娘的故事還好,不過她兩個姐姐為了將腳塞進玻璃鞋跟王子結婚,剁掉一部分的腳的情節,這點小K.L.覺得太血腥殘忍了。而榮登笨公主桂冠非"白雪公主"莫屬了,理由是小矮人們在森林這麼努力地辛苦照顧她,居然還去吃陌生人給的毒蘋果,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知道不可以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你說她笨不笨。

K.L.另類犀利的分析,把我跟A.C.笑得東倒西歪。 

的確,多少懷著公主夢長大後的女孩,癡癡守候不屬於自己的戀情,或者不敢跨出,設限在自築的塔裡,或者明知山有火,偏往火山行。

在此鄭重呼籲所有的公主,請以上述的童話故事為戒,美麗很重要,智慧更是不能少。


和A.C.一樣,她們最喜愛的童話故事是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理性、聰明又保有赤子之心的K.L.,正擁有自己的幸福,我相信純真的A.C.,她的幸福就在不遠處。